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观点 > 案例解析 智库观点

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 来源: 点击量:30127次 日期:2024-4-12 分享到:
摘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形成推动城乡发展新的合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形成推动城乡发展新的合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推动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的关键举措。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强调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的全面振兴,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顺应了我国新发展阶段城乡关系优化升级的需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从源头上找出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根本方案,不仅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还可以更好协同发挥我国城乡庞大人口和市场优势,统筹破解“大城市病”与乡村“空心化”问题,促进城乡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二是更好兼顾效率与公平,有利于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新型城镇化侧重以效率为导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侧重以公平为导向,统筹两大战略就是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因此,要进一步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我市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充分发挥不同区域功能助推融合的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都市圈、区县城和乡村一体规划、整体谋划,发挥城市群、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区县城的节点支撑作用,发挥乡村生态文化多功能价值作用,加快打造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联动布局体系。加强两大战略规划在制定、实施、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统筹衔接。在人口迁移、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增强规划之间目标、任务的协调一致性,注重项目以及改革配套政策的协同。
着力完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高效流动。依托重庆西部片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积极探索“同地同权、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新型信用合作体系等,推动城乡要素配置一体化。发挥县域在城乡融合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大城市—区县城—乡镇—村”梯度带动发展,优化我市区县城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空间布局,“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强县富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建设和美乡村、经营和美乡村与共享和美乡村协同并进的先进经验,率先在县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立足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明确城乡支柱产业,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效益明显、各具特色、城乡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乡产业园区布局,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持续做好“巴味渝珍”品牌,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效益的“土特产”。创新乡村生态资源增值手段,探索推广“地票”“林票”等资源交易模式,加快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城乡发展数字化转型。健全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加强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坚决避免出现新的二元结构。创新拓展数字“三农”应用场景,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打造数字化助农服务,完善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的智治体系。将数字技术与实体农业有效紧密结合,实现“农业+数字技术”,有力整合乡村资源,创新多种增长业态,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研究所副所长)

首页Ntut新闻资讯会员服务行业动态业务咨询加入我们智库观点服务频道会员动态
电话:010-6211245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博雅西园1号楼1层1号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京ICP备09113271号-6 京公网安1101080200863号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