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观点 > 案例解析 智库观点

陕西打造智慧博物馆 馆藏文物也用上了“大数据”

作者:敬泽昊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点击量:30971次 日期:2015-5-14 分享到:
摘要:   陕西打造智慧博物馆 馆藏文物也用上了“大数据”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走进博物馆,不再隔着玻璃观赏着某件文物,而是面对着数字化虚拟出来的整个古代世界。在古代文明浩瀚的海洋中,有一叶属于你的扁舟,根据你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而设计的观赏路线,引导着你驶向彼岸…… 
    1月18日,2015年第二期的《历博讲坛》上,主办方陕西历史博物馆请来了天津大学两位从事信息化研究的教授孙济洲和张加万,将时下流行的词——“智慧XX” 和“大数据”,与传统的博物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描绘着前文所说的博物馆未来发展蓝图,一方面则讲述着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梦想一点一点变为现实。 
自从2008年“智慧地球”被首次提出,“智慧XX”的概念便得到迅速的扩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当然也包括智慧博物馆。 
    何谓“智慧博物馆”?孙济洲用了四个词语来概括:“知识渊博”——有一套完整的关于文物藏品的知识体系;“善解人意”——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擅长表达”——巧妙、适当的使用各种先进的展陈手段;同时博物馆自身要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即所谓的“精明干练”。 
    不过孙济洲描绘的智慧博物馆蓝图,要成为现实,还必须依赖大数据的支持。这是一个比“智慧XX”更加流行的词语,同时也是张加万的研究领域。 
    在张加万看来,博物馆有着得天独厚获取大数据的途径,比如官方网站,比如问卷调查,再比如现场监控……只是“大数据”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哪些文物最受观众欢迎?根据游客的参观时常,以及社交工具和调查问卷的留言内容,博物馆工作人员便可以对文物展陈做出调整,关注度最高的理应占据最佳的位置。在张加万眼中,这只是“大数据”的牛刀小试,更复杂的是从海量的游客信息中,因人而异的提供相关服务——喜欢汉朝,就多提供这个朝代的内容;是专业人士,就增加游览的深度。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 
    同时,也有好消息,就在几个月前,陕西的十家博物馆刚刚成为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博物馆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的示范实施单位。这十家博物馆计划通过智慧化建设,形成不同规模和要求的标准配置,并逐步形成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推广模式。 
    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显然已经迈了出去。

首页Ntut新闻资讯会员服务行业动态业务咨询加入我们智库观点服务频道会员动态
电话:010-6211245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博雅西园1号楼1层1号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京ICP备09113271号-6 京公网安1101080200863号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