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观点 > 案例解析 智库观点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作者: 来源: 点击量:303250次 日期:2023-3-13 分享到:
摘要: 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
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化整体布局。

城镇是人类居住生活生产经营的主要承载地,是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要素的综合体。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清晰地表明,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城乡融合发展的连接点在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源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城镇化具有巨大拉动效应,可以为现代化创造新需求,拓展新空间,而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同样,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尊重人们的自主选择,从体制创新、财政投入、政策支撑等方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推进人口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自由迁徙。

近年来,四川城镇化发展稳步推进,但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最高的成都市与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相比也靠后,全省除成都一个超大城市外尚无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仅有4个,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有的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正视我们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实际上也说明了四川新型城镇化有着巨大潜能和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坚持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促进省内先发地区同欠发达地区协同共兴,就一定能够使我们生产生活的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打造人们安居乐业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当前我省城镇化处于加快推进期,基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四川发展实情,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首先,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品质,强化集聚效应。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制造业、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核心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再者,周边城镇要特别注重协同强配套,加快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的近郊卫星城,与中心城市配套形成产业生产生态圈、优质生活圈、交通通勤圈,更好承接生产力转移和人口迁移。第三,进一步突出中心城镇的特色强功能,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加快打造建强一批特色中心镇,更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只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把人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就能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使新型城镇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为现代化四川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首页Ntut新闻资讯会员服务行业动态业务咨询加入我们智库观点服务频道会员动态
电话:010-6211245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博雅西园1号楼1层1号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京ICP备09113271号-6 京公网安1101080200863号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