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观点 > 案例解析 智库观点

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 来源: 点击量:302680次 日期:2024-3-5 分享到:
摘要: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长远、更加系统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长远、更加系统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11月4日,上海财经大学将举办第三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研讨会暨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并举行《2022-202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下称“报告”)新书发布仪式。今年是该系列报告连续出版20周年,本年度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论述,率先提出“中国式区域合作”这一命题,从多个空间维度系统阐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历史文化根源、现实基础和未来趋势,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报告为全国区域经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集大成之作,本报提前刊发参编专家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发展

要重视解决的五个落差

□ 范恒山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一些制约现代化建设的突出区域问题,尤其是五个方面的“落差”。

一、中心区域与边沿(远)地区的发展落差

对一个地区来说,中心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市往往成为规划和发展的重点,这既有经济的缘由,也有政治的考量:中心区域资源要素聚集程度较高,加快发展的条件较好;中心区域的示范效应较强,能够承担辐射带动周边的使命;中心区域的形象显示度高,其发展成就易为社会与高层认可等。因此,中心区域发展很快、面貌日新月异,边沿(远)地区的发展因鞭长莫及或精力不济而推进力度大大减弱。边沿地区的发展同时遇到了激烈的外部竞争。内外掣肘使绝大部分行政交界地区发展都比较缓慢。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势必拉大地区发展差距,对全面推进现代化形成逆向制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边沿(远)地区的发展。除加大投入力度外,行政区内应建立强有力的对口帮扶机制,推动中心区域支持或辐射边沿地区。同时,要大力推动行政交界地区各方开展区域合作,建立经济区,把边沿变中心、冷地变热区,阻掣变联动。

二、资本与劳动的收入落差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资本与劳动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悬殊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但劳动报酬长期来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应强化法律约束,保障普通劳动者工资的合理增长,并切实运用好第二次分配手段,同时通过转移支付,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

三、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落差

在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一直存在着较大差别。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此加快改变农村落后局面,推动全面现代化进程。但在实践中,受诸多因素制约城乡差距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态势。第一,由于城市的高位势而形成的虹吸效应仍然大于辐射效应,而且这种状况会因推动中心城市发展、提升城市首位度、强化都市圈建设等进一步增强;第二,二元体制仍然牢固地分割着城乡,乡村及农民不能与城市及市民平等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而要素利用、基本公共服务分享等方面的不平等,严重抑制了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第三,推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各级政府实际操作中对城市的重视与投入大大高于农村。应扎实实施城乡融合战略,以统(统一规则、统一建设、统一治理)、同(同权同利同则)、转(推动农村人口进一步转为城市市民)、创(通过制度创新打造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农业经营模式)、融(促进产业融合)、扶(对口帮扶、定向支持)之路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战略实施区域与普通地区的发展落差

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具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重大战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集高品位、强动能、广影响和大实惠于一体,对所涉区域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久而久之,战略实施区域与一般区域就会形成发展的差距,即由“红利落差”逐渐演变为“地区悬差”。这与实施区域战略的初衷相违背,不利于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防止或缩小战略实施区域与普通地区的发展落差,要强化对一般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战略赋能,且这种赋能应依据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旨在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帮其做强做大比较优势。推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联通融合实施,允许各地从实际出发,自主运用、积极借鉴各类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适宜权利和举措,促进各项战略红利的普惠共享。

五、承担特殊使命区域与自主统筹资源配置区域的发展落差

各地水土环境、地质状况、资源禀赋等差异较大,国家基于发展与安全统筹进行区域空间生产力布局,对一些地方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向或刚性任务,这些地区因为承担了特殊使命而无法完全依照自身需要选择与拓展产业门类。从实际情况看,其被要求发展的产业门类往往是战略价值高于经济效益的。因此,与自主统筹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的区域相比,这类区域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的一个难题。应着力进行两方面的探索:一方面,这类地区应在不影响国家统一布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有效利用外部条件,努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推动建立区际利益平衡机制或补偿机制。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

主要特征及展望

□ 刘乃全 李一杰

一、主要特征

一是区域合作机制深化。地方层面,逐步建立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区域合作机制。国家层面,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此外,旅游合作、科技资源共享等领域合作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各地发展规划积极对接。

二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立。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出台具体行动方案,牵头成立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指导小组,加强战略协同、资源共享等。

三是协调发展取得成效。三省一市采取不同措施,努力缩小城市间、城乡间发展差距。《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发布,致力于打造跨省域共同富裕样板。

四是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各省市产业结构布局趋于合理,产业同构水平下降,形成区域内专业化分工,呈现良好向上发展态势。

五是共建共享成果显现。各省市在打通“断头路”、上新“高铁月票”等方面共织交通网,水运航道网络持续完善,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提上日程。异地就医、政务服务跨省市通办等公共服务取得进展。

六是生态补偿机制形成。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等规划发布,各地统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政策取向

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设计,降低制度成本;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提升城市群整体创新水平;三是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实现城市群与产业集群有机结合;四是加快城市对接,优化整体空间布局;五是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样板区。

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是,长三角城市群要突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推进地方规划从相互对接向统一编制转变,共绘一张蓝图;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协同发力,三省一市应聚焦体制机制、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跨区共享、环保示范区等重点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和质量,实现“1+1+1+1>4”的效果;三是,谋取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建立新型合作帮扶机制,注重对欠发达地区的引导和激励,实现“造血式”发展,强化区域产业政策指导作用,加快形成体现比较优势、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刘乃全系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李一杰系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 刘秉镰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城市群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肩负着巨大历史任务。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任务,然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一方面,主要城市群之间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第一,2022年,“十四五”规划布局的19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前五大城市群占全国GDP总量超五成;第二,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间发展不平衡,超大城市过度拥堵与中小城市功能性萎缩并存;第三,城乡居民相对差距仍处高位区间,城乡差距依然突出。

以区域协调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可从几个方面推进:一是机制协调。打破原有行政分割局面,以城市群为尺度完善管理协调机制,使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二是空间规划协调。城市群都市圈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新型城镇化格局的构建至关重要。在当前城镇化格局逐渐进入稳定优化期的背景下,通过国土空间均衡规划,增强大中小城市协同效应,构建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三是产业协调。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一体融合发展。中心城市以创新链和服务业为主,中小城市布局产业链,使域内各类要素科学重组,形成跨地区、广协作、高强度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跨域协调,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四是公共服务协调。公共服务事关民生改善和民生保障,也是人口合理布局的核心要素。应通过统一规划、一体供给、数据共享等方式,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促进跨部门、跨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地区间和城乡间基本公共一体化。

(作者系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理事长、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加快推进京津冀

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 李国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通力合作,在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经济增长速度不快、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格局尚未全面形成,人口和经济活动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和挑战。

立足和巩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成果,面向解决影响和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牢记“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建议从六个方面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第一,有力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市域内外疏解与承接有机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着力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在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区优化开发模式上形成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第二,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重要抓手,京津冀三地合力推动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发挥北京“一核”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组织与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第三,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以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为核心,以中关村、滨海新区、雄安新区为枢纽,以共建科技园区为节点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空间格局,科学谋划和布局京津雄创新“金三角”以及多条跨区域科创走廊。

第四,优化区域现代产业分工体系,深化京津冀创新协同与产业协作,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打造从知识产出、科技创新到新产品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例如,打造京津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领域,合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加大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力度,加快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改善,加强区域性自然灾害协同防治,共建跨区域国家公园,在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上做好先行和示范。

第六,加快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切实履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缩小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上做好先行和示范。

(作者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粤港澳大湾区

须着眼于长远发展

□ 贾善铭 覃成林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达到13.0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了10.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11万元,是全国人均GDP的1.76倍。二是,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共同推动创新的格局基本形成,全过程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创新集聚能力不断提升。硬联通和软联通同步加快推进。

面对诸多挑战,粤港澳大湾区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韧性。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是,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等。作为全国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必将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方面获得国家大力支持。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催生新经济形态,孕育新发展赛道。这为粤港澳大湾区依靠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抓住新发展赛道,开启新增长曲线提供了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仍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对于增加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的多样性和韧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处理好经济恢复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高质量恢复经济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1+3+1”重大转型。在近期,聚焦完成发展动力转型,尽快形成创新发展动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曲线。在中期,聚力完成智慧转型、绿色转型和能源转型,形成以智慧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结构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结构。在远期,完成共同富裕转型。为此,粤港澳大湾区须采取着力巩固和增强创新发展势头、着力发挥核心引擎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提升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的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好政策协同作用、加强与其他区域重大战略互动等对策。


首页Ntut新闻资讯会员服务行业动态业务咨询加入我们智库观点服务频道会员动态
电话:010-6211245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博雅西园1号楼1层1号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京ICP备09113271号-6 京公网安1101080200863号
技术支持:万博网